交通运输部: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
在今天(2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交通基础居世界前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表示,运输党的部国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公路规模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设施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网络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交通基础居世界前 2013年发布的运输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0年,部国我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0万公里,公路规模其中,设施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总规模分别为13.6万公里和26.5万公里。网络经过各方努力,交通基础居世界前截至2021年底,运输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1.7万公里,部国普通国道通车里程25.77万公里,完成比例分别达到85%和96.5%。 一是网络覆盖更加广泛。目前,以国家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了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连接了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和约95%的人口;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和常年开通的边境口岸,有效连接了重要乡镇、产业园区、交通枢纽以及旅游景区等。 二是设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到2021年底,国家高速公路中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路段占比达20.9%,京哈、京沪、京港澳、沈海、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的大量繁忙路段实施扩容改造,国家公路骨干通道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占比达79.6%,比2013年提高了约10%;98%以上的路面实现了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铺装,比2013年提高了约13%。 三是重大工程持续推进。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开通运营,成为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跨海工程。穿越沙漠戈壁无人区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成为继连霍高速后又一条进出疆大通道。超过22公里的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天山胜利隧道开工建设,不断刷新高速公路隧道世界纪录。 四是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以数字化地图、地质遥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北斗系统应用等为代表的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持续进步。软土、黄土、冻土以及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公路路面结构和材料技术经受住了时间和大交通量的双重检验。超大跨径桥梁以及山岭区超长隧道、海底沉管隧道、大直径盾构隧道等相关技术和装备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已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总台央视记者 唐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667,下调411点
- 建设银行: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 美航天器“故意”撞击近地小行星 测试地球防御技术
-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3.4%
- 赚钱的爱奇艺,还没逃出“爆款周期”
- 平安人寿又因利用保险业务牟取不正当利益被罚
- 上海第三轮供地收官:35宗地收金1054亿,近七成底价成交
- 中国信通院张夕夜等:从有到优,央企合规管理进入新阶段
- 大S的小作文更得人心
- 缩量续作MLF后,重启14天逆回购如何理解?
- 中国人民银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工业企业效益呈现恢复态势 电力行业利润改善明显
- 易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 野村预测英镑抛售将持续,年底恐跌破平价至0.9750!
- 国内版权市场再迎新玩家,巴黎周期捉对厮杀?
- 莫小仙盒底破裂烫伤顾客只赔3元:刚加热水底就破了
- 北约秘书长声称中国竭力加强对西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控制,中方驳斥
- 吉利手机关联公司申请“吉魅星”“魅星吉”“星吉魅”等商标
- 长沙供地云:不再按年度批次推介土地,调整为常态化持续更新
-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