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平方米房子到手套内仅61平方米,公摊面积需不需要取消?
公摊面积再起争议 “110平方米的平方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米房面积”法制日报的到手一篇报道,使“公摊面积”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套内 8月16日,仅平据法制日报报道,公摊2018年4月,需不需取消李黎全款购入青岛市某小区一套总面积为110.25平方米的平方住宅。据李黎回忆,米房面积当时销售人员告诉她,到手因为小区楼栋属于超高层建筑,套内达到55层,仅平考虑到避难层、公摊电梯高度等因素,需不需取消公摊面积占比会达到31%,平方但实际收房时可能比这个数值小。 李黎向媒体出示的购房合同内容显示,总价值120余万元的110.25平方米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为75.24平方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为35.01平方米,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约31.8%。 然而,2021年9月,准备收房的李黎找验房师测量后发现,实际套内仅有61平方米左右,3间卧室没有一间超过9平方米,主卧甚至无法放下双人床。“差值主要体现在墙体的厚度上,将近1米的外墙,有一半的面积算业主的套内建筑面积。但是开发商销售时没有说明,而且在销售时有意混淆‘公摊’‘公摊系数’‘公摊率’‘套内建筑面积’等概念。” “这就意味着我们花了上百万元买到手的房子,实际上将近一半都不是自己住的,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情况,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购买。”李黎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摊热的背后是期房销售制度的问题,只要变成现房销售,公摊就不会有争议了。 “现在主要问题是卖房时候样板间和实际得到手的不一样。现房销售所见即所得,期房销售的话,样板房会通过各种设计手法,使得空间看起来很大,但实际收楼却和预期有差距。”张大伟续称。 “此次涉事楼盘有个特点,即墙体面积为1米,这是购房者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类似墙体现象也使得购房者承担的成本比较高。”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一些明显超出常规的高公摊现象,需要进行严管。尤其是要防范房企营销人员各类虚假的、误导的、含糊的或有歧义的营销,导致购房者放松警惕和疑问,最终在购房中面临各类问题。 公摊争议 公摊面积过大,在实际购房案例中并不少见。 今年年初,沈阳定居的李婷在社交平台发文,不明白自己的房屋公摊比例为何高达30%。“房屋建筑面积139平方米,套内面积97平方米,公摊面积接近42平方米,求求你们别再跟我比公摊了。” 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比例达到多少才是合理?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最早由香港开发商提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卖房模式是一栋楼一栋楼卖,普通购房者难以承受。一家香港开发商看准了这商机,将投资的香港香槟大厦,改成一层层甚至一户户卖,买房者络绎不绝。 和原来整栋楼出售相比,“散售”产权被分割,原本楼梯、楼道、墙体、电梯间等公共区域的费用由谁来承担?于是,香槟大厦采用订立“公共契约”的方式,要求每位业主按契约对公共部分承担一部分责任和费用,“公摊面积”雏形就此诞生,并逐渐普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开始学习香港房地产发展模式,“公摊面积”也随之传入。 对于哪些面积应计入公摊面积,在1995年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中有具体的规定和标准。但公摊率,尚未有具体的标准。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别墅公摊率最低,一般在1%-8%之间。其次是多层住宅,其中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高层建筑有电梯、电梯前室及安全通道等占用空间,故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更大,12-33层住宅公摊率通常为14-24%。 “公摊面积之所以被消费者吐槽,主要是在预售制下,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之间存在感观的差异,容易误导消费者。”许小乐表示,其次,公摊面积不像室内面积那么容易量出来,暗含较大的灰色空间。此外,包含公摊面积的衍生费用计算,存在不合理现象。 要不要取消? 近年来,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声音从未间断。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洪洋表示,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普遍现象。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明白付费,放心购房。 “目前,公摊面积没有统一标准,最后只能由开发商说了算。”洪洋介绍,公摊面积还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收费,如物业费、取暖费都是按公摊后的面积收费。与此同时,公摊面积既然摊给业主,所产生的收益(广告、车位、会所、超市等收益)也应当摊给业主,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一项媒体问卷调查中,支持“取消公摊”的网友表示,至少物业管理费和买卖房屋的费用能减少;反对者则担心,房价会因此上涨。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关于公摊面积,如果开发商能够实现公开公示,并且真实用到购房者生活居住本身,没有私自盈利,就是合理的公摊,没必要取消。 许小乐指出,公摊面积是小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公摊能够增加小区居住舒适度,过低的公摊部分则意味着公共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发商并不会为了赚钱而故意增加公摊面积,这样的房子因使用效率低不好卖。 张大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不计入面积价格,意味着开发商同样可以提高套内单价,另外如果开发商过度挤压公摊,会导致社区品质下调,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8月新势力交付榜:传统车企高端品牌反击 理想等新势力掉队
- 多款国产九价HPV正在研发,最快2025年前申请上市
- 生育话题怎么突然就不热了?
- 但斌旗下3只产品触及0.8元预警线:更有逾10只产品净值跌破0.7元止损线 公司这样回应
- “百度核心”第三季度收入252亿元 Non-GAAP净利润58亿元
- 美的、格力、海尔三大家电巨头“压轴PK”:谁最赚钱?谁净利增速最快?
- 教育部等三部门: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
- 教育部等三部门: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
- 德信中国倒在“黎明”之前,宣布无法按期兑付唯一美元债
- 易车回应“总监被妻子实名举报”:已内部调查,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 国常会:引导商业银行为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 配足中长期贷款
- 8月31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今年汽车销量有望 达到2700万辆
- 日本多家医院称疫情蔓延已达灾害级别 感染者数量远超上一轮
- 中国这十年•广东丨不断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建设 “两个重要窗口”作用进一步彰显
- 外交部:台湾当局渲染紧张气氛,没有任何意义
- 瑞银:中国家族办公室仍于处初级发展阶段,ESG和影响力投资尚未成为主流
- 新时代信托100%股权挂牌转让 接盘方浮出水面
- 欧盟决定全面终止执行欧盟-俄罗斯签证便利协议
- 越南今年已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近18万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