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减肥养身套餐”背后的骗局:低价食品冒充“神药”,涉案公司“销售王”月均收入达30万
原标题:10万元“减肥养身套餐”背后的减肥局低价食骗局:低价食品冒充“神药”,涉案公司“销售王”月均收入达30万 来源:华夏时报 摘要:近日,养身药涉月均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导组织涪陵区公安局缜密侦查、套餐循线追踪,背后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骗达万“净网2022”专项行动中,品冒成功打掉一专门针对老年人等群体兜售“养老保健品”、充神并用各种“不良后果”威胁其持续上当受骗的司销售王收入特大诈骗集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先是减肥局低价食吹嘘产品能既减肥又养生,再吓唬不按计划服用产品将会导致身体损伤,养身药涉月均又以代谢体内有害物质为由变“无底洞”,套餐“保健品”诈骗团伙让受骗的背后老年人苦不堪言。 据“平安重庆”官微消息,骗达万近日,品冒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导组织涪陵区公安局缜密侦查、充神循线追踪,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净网2022”专项行动中,组织300余警力远赴湖南、湖北开展跨省缉捕工作,成功打掉一专门针对老年人等群体兜售“养老保健品”、并用各种“不良后果”威胁其持续上当受骗的特大诈骗集团。 专案民警介绍表示,该诈骗集团利用成本极低的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吹嘘成可以取得神奇疗效的“想胖都难”减肥产品,公司的非法获利能达到成本的10倍甚至30倍以上。 “平安重庆”官微消息显示,警方捣毁涉案窝点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39名,涉案金额达2.9亿余元,受害人遍及全国各地上万人,最大单人损失金额超100万元。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空巢老人数量也在增加,他们都比较孤独,骗子抓住了老年人想减肥,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需求,通过一些洗脑手段来达到精神控制。”反传防骗专业人士李旭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骗子是团伙作案,目标明确,手段高明,选择的诈骗对象以老年人为主,这类老人普遍缺乏互联网知识和防骗识骗的能力,容易轻信骗子的虚假宣传,所以受骗的人数比较多。 “减肥养身套餐”变成了层层套路 花费近10万元买“减肥套餐”,结果不仅没有瘦身养生,反而被吓出了毛病,据“平安重庆”,2022年5月,重庆市涪陵区68岁老人胡阿姨向涪陵警方报警,称其遭遇了电信诈骗。 身心俱疲的胡阿姨向警方讲述了自己1个多月以来的遭遇:今年4月初,她在家中玩手机时被弹出来“每天一次甩肉3斤”的减肥广告吸引了,通过广告上的二维码添加了一个网名为“A膳体纤官方客服小兰”的微信,并在对方介绍下购买了价值799元的“膳体纤茶”减肥套餐。 胡阿姨收到产品后便开始服用,仅一天后,客服小兰就以胡阿姨购买的产品缺乏针对性,建议她接受专业评估指导,选择适合她体质的产品套餐为由,让其添加了“膳体纤健康管理师黄先生”的微信。 此后,健康管理师黄先生便以“产品升级换代”“身体代谢需服用下阶段产品”“未按计划服用就会导致截肢危险”等为由,在其“专业”指导和推荐下,诱骗胡阿姨又购买使用了多款减肥营养套餐产品。短短一个月,胡阿姨累计花费94979元。 至此,胡阿姨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掉进了个无底洞,虽然身体有所消瘦,但却是用每天大量节食和担心不继续服用身体会出大问题的巨大身心压力换来的,现在的胡阿姨甚至患上了厌食症。 据“平安重庆”官微消息,按照胡阿姨报案线索,涪陵警方发现涪陵籍张先生、武隆籍何女士也与胡阿姨有类似遭遇,在今年2月至4月期间均收取了同一发货地邮寄的产品,她们都是收到推销广告开始接触上述减肥养生产品,进而被层层“套路”掷下重金。 不仅如此,民警发现仅今年初至案发,该同一产品发货地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信息就达2.1万余条。经上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和涪陵区公安局迅速成立联合专案组,立即开展深挖彻查工作,很快确认胡阿姨等事主被骗案的背后,是一个企业化运作、专业性强、链条完整,且具有较大规模的诈骗团伙。 公司非法获利达成本30倍 警方掌握的所有线索都指向湖南膳体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湖北膳康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这2家公司一处位于当地繁华地段高档写字楼里,一处位于科技产业园内,但实际经营者均为何某和桂某。 本报记者查阅发现,湖南膳体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28日,法定代表人为桂国梁,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建设;贸易代理;在互联网从事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等经营活动,其中并无药品销售资质,但在该公司官网首页上展示的却是多款药品。 另据天眼查显示,湖北膳康丽健康科技有限经营范围包括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保健食品生产等,法定代表人为何江涛。 警方在侦查中发现,两家公司平时大门紧闭,窗户基本不打开,实行门禁管理,并配备有专职守门保安,从不允许非公司人员进入。其招聘的新员工均为老员工的亲戚、朋友、老乡,从不进生人。员工实行绩效管理,阶梯式分成,“销售王”月均收入可达30万元以上。 经查,该诈骗团伙组织严密,下设业务部、技术部、售后部等专业部门,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团伙成员先是通过广告投放、电话推销等方式,吸引有减肥养身意向的顾客上钩,再由客服人员诱导顾客添加所谓的“高级营养师”“体质规划师”“健康管理师”微信,通过吹嘘保健减肥产品奇特功效,虚构保健成功案例等方式骗取顾客信任,诱导顾客购买服用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产品,其客户群体多为老年人、妇女。 据专案民警介绍,所谓减肥套餐实际上就是普通的低价食品、营养粉、固体饮料组合而成,减肥功效微乎其微,诈骗团伙利用成本极低的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吹嘘成可以取得神奇疗效的“想胖都难”减肥产品,非法获利能达到成本的10倍甚至30倍以上。 对养老诈骗从严惩治态势 天网恢恢,6月10日,专案组调集警力300余人,在多地警方的支持配合下,在多地同步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抓获以何某、桂某等人为首的公司骨干及成员339名,缴获作案手机和电脑1150余部以及大量诈骗“话术”剧本。 经审讯,何某、桂某等犯罪嫌疑人相继供述其作案事实。目前,涪陵区公安局已对2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起利用“减肥保健品”进行的养老诈骗案件带给人们警示,李旭认为防止老人被虚假保健品诈骗,家人多陪伴,子女多关心,多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多普及互联网知识和防骗识骗的能力,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面对近年来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今年4月,为期半年的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此次专项行动将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商品房虚假宣传、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截至目前,全国检察机关已批捕以养老为名实施的欺诈类侵财案件和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欺诈类侵财案件160余人,起诉660余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近日发布6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6件典型案例涵盖了投资养老产业、预定养老公寓、销售收藏品、提供老年人诊疗服务、代办“养老抚恤金”等多种养老诈骗典型手段,涉及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涉养老诈骗相关罪名。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管理专业人士曹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些不法商家看到老年人对保健品的巨大市场需求,而采用“盗用标识”“非法添加”“违规营销”等手段,骗取消费者钱财。如今网络销售渠道中出现了不少假冒的保健食品,配方就是“面粉+违禁药”,再经过夸大虚假宣传,让受骗购买的老年人既损失了钱财,又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3年3.67万亿地方债到期,地方正申报2023年再融资债券需求
- 管涛:本币外债增长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得益彰
- 因交易系统故障2家券商接连受罚!去年6家券商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均超10亿元,华泰证券最“豪气”
- 快讯:沪指午后拉升翻红 地产股再掀涨停潮
- FTX投资损失1.5亿美元,红杉资本罕见向投资者致歉
- 阴山生态脆弱区被凿出“伤痕”,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出现了三笔“糊涂账”
- 大厂财报里的薪资秘密
- 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4.1% 增速有所放缓
- 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疫情期间个人贷款可延期还吗?上海多家银行给出了方案!
- 泽连斯基在安理会发问:你们准备好关门了吗?
- 中金:维持港交所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30港元
-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构建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共生共荣
- 北京昨日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进口片支撑“清明档”,全国票房1.2亿元
- 高薪金融业卷得更厉害? 大型券商首席拼了,要求团队“研报轰炸,一直把客户炸吐为止”
- 黄其森“复工”急盼天降白衣骑士援手 泰禾集团584亿债务悬顶两年自救无进展
- 新一轮估值千亿美元尚未确定,SheIn:公司暂无IPO计划
- 拜登长孙女婚宴今年11月在白宫举行
- 哪些基金是抗跌英雄?哪家基金长期绩优?五大维度评选 5年“王者”重磅出炉!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