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设计平台”竟然值200亿美元?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线设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 | 王舷歌 来源:真探AlphaSeeker 200亿美元是多少钱?小红书去年的融资估值、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的计平调整后估值、背靠吉利沃尔沃的台竟电动汽车制造商Polestar的上市预估值、亚洲最大的然值另类资产投资公司太盟投资的上市预估值。 有谁会想到,亿美元一个在线设计协作平台,线设也能卖出200亿美元的计平价格呢? 美东时间9月15日,Adobe发布公告称,台竟将以200亿美元的然值价格收购在线设计协作平台Figma。本次收购将以一半现金、亿美元一半股票支付,线设其中,计平现金支出方面,台竟公司可能会采用现金+定期贷款的然值方式来支付。交易预计将于 2023 年完成,亿美元同时后续还需要取得相关监管机构许可以及Figma 股东的批准。 这是Adobe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收购。但在公布交易的当天,Adobe 股价下跌 17%,创造了2010 年以来最大跌幅。市场预计Figma在2022年将产生4亿美元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因此Adobe支付的费用约为2022年ARR的50倍。 所以,这200亿美元花冤了吗? 2011年,19岁的Dylan Field有了创业的念头,申请到了Peter Thiel设立的10万美元创业奖学金,从布朗大学辍学开始创业。他曾尝试过做无人机软件、表情包生成器,最终做出了一款让用户能在web浏览器里直接编辑图片和设计的工具,并获得了领英CEO等投资人的40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2016年Figma正式发布,其特点在于:可在浏览器之中运行,开发同一个App或网页时,团队之间可以实时协作;不必上传或下载文件,团队协作成员可以实时看到所有的修改及更新,且可以在消息工具中进行讨论。简言之就是“实时协作”。 这四个字在今天来说,互联网人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几年前,设计的江湖还是PS称霸的。虽然另一款先锋工具Sketch也可以通过插件实现电脑端与移动设备的协同工作,但由于Sketch坚持只做Mac OS系统,这给Figma留下了巨大的竞争缝隙——用Windows电脑的设计师也值得拥有一款好的设计工具。而截至2019年11月,Adobe XD才上线“协同编辑”的测试功能,可谓后知后觉。 2018年,Airbnb、Dropbox、Uber、微软等这些明星公司都成了Figma的客户,而且他们基本是从Sketch转过来的。 2019年Figma正式上线了第三方插件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Figma开发工具进而扩展到一个平台型产品,而之后上线了社区,允许用户在上面交流自己的作品进而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态。 从工具到平台到生态,这让Figma实现了网络效应,用户数几何级增长。UXtools数据显示,Figma的全球使用率在2019年(发展第三年)时还低于Sketch,但2020年直接翻倍实现反超,2021年更是提升至77%,远远甩开了后者。 毫无疑问,作为一款工具,一个在线协作平台,Figma堪称产品突围的经典教科书。但现在,问题抛给了资本市场,2021年Figma在E轮融资时估值达到100亿美金,现在仅短短一年,其估值直接翻倍来到了200亿美金,堪比汽车制造商,Figma真有这么值钱吗? Adobe CEO山塔努·纳拉延(Shantanu Narayen)认为:“Figma 的产品吸引了数百万用户,其增长速度、业绩表现和盈利水平都是SaaS公司中非常少见的,而Adobe 需要 Figma 的增长和用户群来保持公司在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 “Figma的客户主要是软件开发人员和产品经理,这些群体对Adobe而言是新的用户群。”山塔努·纳拉延说。而据报道,Figma 的400万用户中,三分之二的用户不属于 Adobe 的核心设计师客户。 Adobe数字媒体业务总裁David Wadhwani则表示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购时机——股市的低迷让科技初创公司更难以他们想要的估值上市,这有助于促成这笔交易——“我认为这样的时刻创造了其他时候不存在的机会。” Adobe此举的确可以填补Adobe在互联网产品设计领域的空白以及借由Figma打开其云化的市场。但外界很多声音都认为这次交易其实是Adobe 的防御性战略动作,“打不过就买”。 目前,视觉内容生产工具整体的趋势是视频化、AI化、协同化、场景化,这些都是Figma的优势。Figma也确实威胁到了Adobe。可以看出,Adobe比Figma更需要这次合作。毕竟Snowflake和Databricks崛起的例子已经摆在了Salesforce面前。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屠龙少年还是低下了头。Figma曾和Adobe剑拔弩张,甚至在自己的官网上喊话用户别用Adobe XD。去年Dylan Field还在推特上发誓:“我们的目标是成为Figma 而非Adobe。”但在刚刚30岁的Dylan面前,200亿美元还是值得自己打脸的。 Adobe素有“软件坟墓”的外号,收购谁,谁没落。Flash、Fireworks都没能逃出宿命,Figma能吗?答案尚在风中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笔交易完成后,Figma的投资人们都会赚得盆满钵满。 据报道,参与Figma早期投资的三家风险投资公司——Index Ventures、Greylock Partners 和 Kleiner Perkins——都拥有两位数的百分比股权,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每家机构都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回报。 这可能会把中国市场上还在泅渡的在线协作平台及其投资人眼馋坏了。 目前,中国版“Figma”主要有以下候选人: 蓝湖。2021年完成AB轮融资,总融资额3亿人民币。其中A轮投资方为光速中国,A+轮投资方为红杉中国,B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领投,光速中国和红杉中国跟投。据蓝湖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透露,其已经拥有数万付费企业客户,在国内Top100的互联网公司中渗透率超过98%,针对初创团队的服务客单价在2000元/年左右,针对企业按人数收费,平均年客单价为200元/人;同时,「蓝湖」为C端用户及小型独立项目提供免费增值服务,实现了近500万的注册用户。 Pixso。上市公司万兴科技内部孵化,今年3月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中金鑫智领投,百度风投、涌铧资本及创始团队跟投。其在2020年收购了墨刀。其团队认为,「Pixso」不是作为Figma短暂的“替代品”而获得用户的青睐。 即时设计。面向专业UI设计师、设计团队的云端设计工具,在今年6月完成了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独秀资本(Unicorn Capital Partners)领投,老股东Coatue Management、SIG海纳亚洲、源码资本持续跟投。“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力求在产品的综合体验上追平Figma……我们认为,国内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中国版Figma,而是一个综合体验不逊于Figma的自主产品。” 其他还有摹客科技、创客贴、来画等等。 归纳来看,国内头部在线设计平台背后的投资阵容都相对豪华,不少中国的在线设计平台都喊出了“中国版Figma”的口号,但无论是估值水平,还是用户情况,都和Figma有一定差距。 Figma以高估值卖身Adobe的故事大概率不会在中国上演。缺少“接盘侠”,这些平台背后的创业者、投资人在很长时间里都难免陷入悲观。 但这剂强心针可以给我们抛出更多的问题,从小切口出发如何做出大企业?SaaS在中国普遍面临的商业化难题是否有本土化的解决办法?在产品端除了不断对标、追赶、向大神致敬,还有没有可以创新突破的地方?这或许才是200亿美元带来的真正启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皖滇闽甘等省份已成立省级教材委员会,省领导挂帅
- 南北两极现极端高温天气 部分地区气温超往年同期三四十度
- 德农业部长呼吁少吃肉对抗俄罗斯,扎哈罗娃回击:还要少呼吸
- 2020“冠军”赵诣也要离职!下一站要去这儿!公募基金年内70位高管变更
- 拳头游戏:2023年将举办英雄联盟手游亚洲联赛
- 洛阳钼业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19.26%至51.06亿元
- 柳州城管试用“大吸盘”电子告知单,治理街头乱停车
- vivo X Note旗舰新机现身官方商城:搭载骁龙8 Gen1
- 腾讯“瘦身”加速?或将减持1000亿元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 能源不足、工厂停产、出口冻结:俄乌冲突对汽车市场造成这些影响
- “去小米化”的云米,已走到退市边缘?
- 鹰派美联储能走多远?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
- 光大期货:11月22日矿钢煤焦日报
- 美股上周创近一年半最大周涨幅 俄罗斯股市今起逐步恢复交易
- 用友汽车研发费率下滑10年无新发明专利 IPO前分红2.4亿被指圈钱
- 华硕推出新品:全球首款120Hz高刷OLED屏笔记本来了
- 港股又一只妖股诞生!多想云尾盘暴跌60%,月初刚上市,鸿星尔克、安踏是客户
- 央行开展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 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董事长马永生:为端牢能源饭碗再立新功
-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重磅会议定调 金管部门纷纷发声“稳定”市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