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气象信息“早预警”为何重要?
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3月23日是早预警世界气象日,今年的全球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变暖背景助力防灾减灾”,下气象信息旨在提示公众关注预警、何重做好准备、早预警及时行动,全球从而拯救生命、变暖背景减少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下气象信息影响。
这是何重记者从2022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信息。
据了解,早预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全球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变暖背景频发、下气象信息重发、何重并发。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表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得早,提高预见性,能够让气象灾害“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以防为主、寓防于治、未发先防,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据庄国泰介绍,当前我国预警信息发布能够实现提前40分钟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全国152类预警信息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2021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全年共发布预警信息38.7万条,其中橙色以上级别预警信息7.1万条。
一条条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帮助庄稼“躲”过干涸和寒冷,也提醒人们注意出行安排。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的信号,是预警,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气象信息“早预警”有利于开展更加精准的田间管理。在安徽宿州市,当地气象部门准确预报降水过程,制定人工增雨作业计划,基本解除了之前连续多日无雨、农田偏旱的情况;在河北成安县,绿意盎然的麦田里,自走式喷雾机一字排开,种粮大户崔永华从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得知即将降温,于是决定提前施肥;在陕西三原县,跟踪式气象服务让兴隆村村民王农准确掌握阴晴变化、土地干湿,浇水施肥、一喷三防“每一步都踩在点儿上”。
气象信息“早预警”能够指导人们出行。同一种类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不同,对应的防御措施也不尽相同,人们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合理安排出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发布室副总师杨继国提醒,当看到最低一级的预警信号时就应该谨慎考虑远行、郊游或者去地势低洼地区的计划,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随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的提高,人们应做出相应的防范准备,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志华表示,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养成接收和关注预警信息的习惯,了解预警信息背后的意义,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刻不“轻敌”,气象防灾减灾的效果将会大幅提升。
- ·史上最快世界杯用球暗藏了什么玄机
- ·抖音:将升级兴趣电商到全域兴趣电商阶段
- ·郑州楼市再吹暖风?业内人士:首套20%首付已被叫停
- ·保就业保民生:稳岗拓岗促就业,中国核建在行动
- ·金融街论坛热议宏观经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趋势未变
- ·美诺华:火灾事故未对现有生产设备造成损失
- ·被越南截胡?中西部如何在产业转移中保持优势
- ·官方通报!责令江南布衣下架处理
- ·冯明远管理规模下降85亿,信达澳亚基金聘任新副总意欲何为?
- ·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发布进一步优化监管服务若干措施 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恢复发展
- ·1.49亿美元债到期未偿还 花样年两次被呈请清盘
- ·复工集结号吹响!这股两日暴涨23%,机构:关注三大方向
- ·奔驰车主记满12分被剐蹭反赔2万余元 警方:后车伺机制造车祸实施敲诈勒索
- ·老乡鸡董事长致歉:没能做到给全员所有人购买社保,感到非常羞愧和自责
- ·京城佳业将于7月29日派末期息每股0.1581元(含税)
- ·北京新增1例社会面感染者,曾与亲友共同前往京郊采摘并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