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企重组完成26组47家,国企混改引资超2.5万亿
炒股就看,重磅重组组权威,央企引资亿专业,完成及时,国企全面,混改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超万 华夏时报 党的重磅重组组十八大以来,是央企引资亿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完成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国企十年。 6月17日上午,混改国务院国资委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超万会上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重磅重组组截至2021年底,央企引资亿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完成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年-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此外,国务院国资委还披露了有关国企改革和央企发展的相关数据,这也是国资委首次公开这些关键数据。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混改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央企经营管理效率和发挥央企经济带动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企混改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入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善治理状态,更加高效有活力。” “央企应承担起重要使命角色担当,以稳促进、以进固稳,坚持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发展动力。”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央企资产总额十年增长141.1%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此次发布会上,国资委公布了央企发展的关键数据。 十年的时间里,央企数量从117家调整至97家,重点领域营收占比超70%。截至2021年底,央企资产总额是75.6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了141.1%。2012年-2021年,央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5.7万亿元,年均增长8%。 此外,“十四五”央企新型基础设施规划投资额超10万亿,央企划转1.2万亿元国有资本补充社保。 彭华岗在发布会上介绍,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新兴产业投入,从2017年不足7000亿到2021年超过1.3万亿,年均增速超过20%。其中,中央企业有70%以上搭建了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40%以上的中央企业设立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机构。 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方面,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 在脱贫攻坚方面,2016年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累计派出挂职扶贫干部3.7万人,投入帮扶资金上千亿元,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7.6万亿元,约占到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1/4,76家中央企业划转1.2万亿元国有资本补充全国社保基金。 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应承担起重要使命角色担当,以稳促进、以进固稳,坚持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发展动力,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一批重大攻关成果示范应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坚持强实业兴产业、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企混改引资超2.5万亿元 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1+N”系列文件的出台再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也迎来了一个个新的改革成果。 近期,合并重组、子公司合并重组、中国建材与资产置换、中国宝武重组新钢集团……央企重组和国企混改的案例层出不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无疑是当下国资委的工作重点。 此次发布会上提到,央企重组完成26组47家,国企混改累计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 据翁杰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下一步,国资委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一是在总体方向上,更加注重整体谋划、重点推动;二是在推进方式上,更加注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三是在实施效果上,更加注重发挥重组整合协同效应,确保实现“1+1 2”的重组整合目标。 同时,通过国企混改,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取得明显成效。翁杰明指出,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 “国资委近十年来大力推进重组整合,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瘦身健体方面,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建立压减长效机制,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的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五级以内。”翁杰明说。 范世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企混改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入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善治理状态,更加高效有活力。” 央企研发投入6.2万亿元 自主研发和原创技术始终是国资委对央企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近一年,国资委曾多次提及央企自主研发和打造氧气原创技术策源地。 发布会上提到,十年来,央企建成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2021年底,拥有研发人员107万人,比2012年底增长53%,拥有两院院士241名,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7。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时间里,央企聚焦自主可控,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填补多领域空白,集成电路、5G通信、高速铁路、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卡脖子”问题不同程度缓解。 此外,中央企业还形成了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如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底气。”翁杰明强调。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科技创新”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被重点提及。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在接下来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那么研发投入一定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才能逐一实现重大突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 收购山木新能源51%股权 爱施德加码新能源赛道
- 毕井泉: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治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宝钢包装:拟定增募资不超12亿元
- 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张庭陶虹等涉传销听证会结束:张庭方指取证机构无资质,办案人员认为构成传销
- 斥资1.7亿美元加购股份 富士康成Lordstown最大股东
- 1780亿元!郁亮打出融资组合拳
- 辽宁成立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 非洲科技节聚焦创造更美好的数字世界
- 联发科技发布天玑9200移动芯片 并展示移动光追新成果
- 卡塔尔世界杯丨梅西否认受伤传闻
- 外交部回应欧盟“外长”涉人权言论:欧盟不要打着手电筒,只照别人
- 至多8000元、特斯拉故技重施再推保险补贴方案 “变相降价”下凸显订单压力
- 11月7日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2.3%
- 对载人航天经验教训的再思考:商业化是发展载人航天必经之路
- 中核进博会采购总额5.72亿美元 国内首个核能零碳示范区规划获批
- 北京率先给予无人接驳车路权 获编码车辆可合规上路
- 西媒: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发展势不可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