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格连创历史新高 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见闻 赵颖 俄乌冲突引发的连创历史化肥供应短缺问题,再加上此前存在的新高诸多不利因素,化肥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对全 据CNBC周二报道,球经英国商品咨询公司CRU数据显示,化肥生产化肥的价格济意原材料—氨、氮、连创历史硝酸盐、新高磷酸盐、对全钾盐和硫酸盐的球经价格自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30%,超过2008年粮食和能源危机期间的化肥价格水平。 “粮食危机风暴”再度迎面而来,价格济意而较为脆弱的连创历史新兴国家会或将遭受最猛烈的冲击。 供给被砍断,需求遭破坏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国,同时俄罗斯也是最主要的化肥生产国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国,也是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供应国。 CRU化肥部门负责人Chris Lawson指出,虽然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并未停止,但由于进口商和运送船只都避开了乌克兰冲突地区,贸易受到严重干扰。 而占全球化肥出口量约14%的俄罗斯暂停对外贸易,预计将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强烈的连锁反应。 Lawson补充称,天然气是化肥生产的关键投入因素。天然气价格走高导致欧洲等地区的产量减少,进一步限制了本已紧张的市场。 与此同时,对俄罗斯盟友白俄罗斯的制裁对钾肥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钾肥交易量合计占到全球的40%。 自2020年初以来,氮肥价格上涨了四倍,而磷肥和钾肥价格上涨了三倍多。 化肥价格走高可能引发需求破坏,Lawson表示,虽然发达市场的农民从农产品高价格中受益,帮助其抵消了部分高投入,但由于高价格和供应短缺,需求破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粮食价格飙升和能源价格走高的驱动下,全球各国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胀。联合国粮农指数显示,粮食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而长期的化肥短缺将影响粮食产量。 值得一提的事,其实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供应减少的威胁显现之前,化肥价格就已面临着全球供应链中断和加拿大铁路罢工带来的上涨压力。 “更严重的后果” 俄乌冲突发生后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源方面,预计化肥、小麦和其他农作物价格的供应冲击将加剧这一问题。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巴克莱英国首席经济学家Christian Keller表示,这次供应冲击的广度和强度可能会加剧通胀压力,从而带来比历史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严重的后果。 另外Keller指出,虽然机械化、工业化和运输网络使得粮食和化肥生产具有较高的“能源含量”(high energy content),但其生产也存在与其他行业竞争的情况。比如,将用于生产粮食的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又如,将磷矿用于生产锂电池,而不是于磷肥。 航运和运输困难也接踵而来。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产生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到全球市场,最后形成类似于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 新兴经济体首当其冲 2007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不稳定以及社会动荡。 巴克莱银行表示,这种影响是“极其不对称的”,大多数新兴市场受到粮食和化肥供应风险的影响是不成比例的。 然而,这并不是说发达经济体和投资者不会受到影响,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会不可避免影响到其粮食和化肥的供应,但新兴市场受到的伤害会更大。 全球不动产负责人John LaForge和全球策略师Gary Schlossberg表示,考虑到俄罗斯的供应量巨大,其他国家只能填补部分供应缺口。 富国银行预计,全球都会感受到粮食危机的影响,而某些新兴国家收到的冲击将尤为剧烈。他们指出,总体而言,当前的大宗商品剧烈波动将导致全球范围内更高、更持久的通货膨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匈牙利央行再次宣布大幅加息
- 比亚迪王传福: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 而是快鱼吃慢鱼
- 如常的生活正在回来,让我们聊聊那段时间你曾经信以为真的谣言
- 上海首轮集中供地834.7亿登顶,36幅地块平均溢价率3.5%
- 武商集团回应传闻公司要被银泰收购:请勿信谣传谣
- 世行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势头有望反弹
- 外交部:共促发展、共谋繁荣、共同构建中国中亚国家命运共同体
- 爱尔兰总理:英国若对“北爱尔兰议定书”采取单方面修改将标志着“历史低点”
- 梅西将迎卡塔尔世界杯首秀:这是我最后一届世界杯
- 2022年6月9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新西兰计划对“牛羊打嗝”收费
- 负面消息再起,宁德时代传半年报将计入巨额期货损失
-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最长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为期27年
- 谢治宇还行不行?
- 新设、合并、撤销,安信证券连续大动作!剑指何方?
- 上海金山铁路6月8日至12日恢复部分列车车次
- 支持养老险公司参与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实施细则下发
- 北京市交通委:已有95%以上乘客完成公交票务系统升级
- 比尔盖茨:疫情没造成更大损失已很幸运 未来20年可能还会有疫情
- 日本试探中国底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