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蓝筹表现优于中小盘
期货日报 今年以来,大盘IF、蓝筹IH、表现IC和IM四大期指品种总体振荡上行,优于半个多月时间,大盘四大期指主力合约涨幅分别为7.18%、蓝筹6.50%、表现5.80%和6.39%。优于其中,大盘代表权重的蓝筹IH、IF系列合约涨幅较大,表现代表中小盘的优于IC、IM系列合约涨幅相对偏小,大盘四大期指在运行方向上并无明显差异,蓝筹在弹性上呈现出大盘优于小盘的表现阶段特色。 股指研究员赵晶表示,此轮股指期货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国内经济进入2023年之后明显恢复,特别是餐饮、旅游等行业呈现快速爆发式增长,市场预期明显转好。二是美国通胀水平有所回落,加息进程明显放缓,对期指亦形成提振。 “本轮股指期货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民币升值,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经济触底回升。”齐盛期货研发总监温凯迪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北向资金与汇率的关联度持续加大,今年元旦后,人民币开启新一轮升值,北向资金从1月3日的小幅净流出转变为连续大幅净流入,标的选择上以价值为主,因此价值股、大盘股占比高的IH、IF合约反弹空间更大一些。 新纪元期货股指分析师程伟认为,近期股指上涨主要受政策面利好以及外资大举净流入的推动影响。 “第一波疫情峰值过后,随着感染人群陆续康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快速恢复,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沪深港通北上资金连续净流入。近期宏观政策也在加码跟进,央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要求坚持扩大内需,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有望出台,年初仍有降准或降息的可能。” “去年10月底以来,股指期货开启了近3个月的反弹,防疫政策优化后经济复苏的预期和美联储加息放缓是主导因素。”程伟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前后是政策发布的重要时间窗口,市场的风险偏好持续回升,有助于股指维持当前的上涨格局,但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以上两个逻辑是否发生变化,即中国经济恢复是否如预期般强劲,静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市场预期将接受考验。此外,美联储加息放缓后政策是否进一步“友好”,答案将在美联储3月会议后揭晓。 “目前主导股指期货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是疫情影响减退之后,国内经济将快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整体预期。”赵晶表示,在这一预期推动下,伴随国内财政及货币政策继续发力,预计春节后期指有望继续上扬,同时由于大盘蓝筹股盈利预期好于中小盘个股,市场分化现象或进一步加剧,IF及IH在未来一段时间走势或领先于IC及IM。 温凯迪表示,上半年因为居民活动半径加大、地产复苏、同期基数低等因素,上市公司盈利大概率同比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国内政策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国外美联储边际转向,市场所面临的估值环境持续改善。 “当前股指的涨势大概率能够持续。”温凯迪表示,对于具体合约品种而言,基本面复苏初期成长股更有弹性,同时行情初期存量博弈是主基调,中小盘标的所对应的IC、IM合约相对更有弹性。随着中小盘标的打造出赚钱效应,场外增量资金逐渐入场,增量入场多采用“低位补涨”逻辑,即此阶段多半前期涨幅相对小的IH、IF合约相对更有弹性。预计四大期指主力合约2023年总体振荡偏强,在上半年经济恢复速度较快的阶段,IC、IM合约或更有弹性,下半年恢复速度放缓、增量资金入场阶段,IH、IF合约或更有弹性。 程伟认为,目前海外紧缩政策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金融市场尾部风险有待出清。“国内外经济周期不同步,我国进入疫情后的复苏期,但上半年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股指期货可能维持振荡筑底,下半年重心有望抬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花钱买开心”背后真有心理学依据
- 央行例会: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 工信部取消行程卡“星号”,旅游酒店搜索量暴增,概念龙头4天3板!OLED龙头罕见一字涨停,超跌科技股出炉
- 快讯:纯碱主力合约午后拉升涨超3%,报2878元/吨
- 今年前十月我国酒类及饮料累计出口金额上涨27.1%
- 小摩:A股是全球股市“避风港”
- 东方雨虹援建宿迁市宿城区疫情防控隔离点项目
- 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裁员200人!立即走人,办公室也没了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孙金龙谈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有何深意?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
- 一天暴亏18%!A股大跌,又是集体吃面
- 海南:未取得不动产权证的商品房公积金贷款保证金留存比例调低至2%
- 受疫情影响,免税店难逃业绩下滑“困境”
- 未及时披露年报被责令整改 佳兆业:将积极落实,加快审计编制工作进度
- 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投产
- 中泰国际:港股大盘继续造好 预示有较大潜在波动性
- 金山云第三季度营收19.7亿元 同比下滑18.4%
- 收评:两市放量下挫创指跌超2.5% 高位赛道股批量走低
- 党代表隋强:未来两到三年,推动北交所上市公司总量再上新台阶
- 兰格研究:基建“钢需”落地兑现进行中?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