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10月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或保持高位
国家统计局将于11月15日10时公布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前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月制数据。 投资方面,造业增速多家机构认为,基建1-10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同比增速或持平于5.9%;其中,10月制造业、或保基建投资增速或保持高位,持高而地产投资仍处在探底阶段,前瞻基建和制造业依然是月制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消费方面,造业增速10月消费同比增速或进一步下降。基建 10月投资同比增速或持平 投资方面,投资多家机构认为,或保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的持高同比增速或持平于5.9%;分项上,由于政策端持续重视,前瞻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或与上月持平,延续高增速;地产投资仍处在探底阶段;基建和制造业依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其中,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0.1%、8.6%和-8%。 对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中金宏观、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李超宏观团队的预测值分别为5.9%、5.9%和5.8%。 制造业投资方面,多家机构认为,前期出口增速下行以及制造业企业利润与预期偏弱或压制企业投资意愿,而第四季度实施的设备更新再贷款、设备购置税收抵扣优惠政策等将支撑10月制造业投资。预计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基本持平于10%。 具体看政策支持,9月7日的国常会指出,第四季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购置设备的,允许一次性税前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对现行按75%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统一提高到100%,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对企业出资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支出,税前全额扣除。 9月13日的国常会决定,对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银行以不高于3.2%利率投放中长期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专项再贷款。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落实已定中央财政贴息2.5%政策,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基建投资方面,中金宏观表示,电力装机增速或将在4季度迎来高峰期,传统基建虽然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下降,但准财政或将继续发力。基建实物量来看,水泥等建材开工率同比回升但呈现小幅累库现象,工地施工和建材跨城运输或受到疫情扰动,基建实物形成量可能不及市场预期,未来仍需持续跟踪疫情形势进展。 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也表示,新签订单累计同比高位回落,电热力投资增速或有所下行。同时,10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较9月小幅下行,反映本月基建动能或小幅回落。 李超宏观团队则表示,随着9月后天气扰动下降带动后续赶工预期、准财政工具替代财政发挥作用推进项目进度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等逻辑,基建投资大概率保持积极增长、维持较强韧性。预计1-10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8%。 房地产投资方面,中金宏观表示,10月中金房地产景气指数与上月持平,其中需求有反复,供给和融资略改善。10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或仍在-15%左右,“保交楼”政策支持下,投资降幅或略收窄。 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基数走弱,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降幅或收窄。 李超宏观团队表示,预计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8.3%,从目前的停工状况来看,年内地产投资可能仍将承压。经估算,从6月起年内新增的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明显抬升,9月状况相较前值仍未有明显改善。当前的纾困措施主要针对存量停工项目,竣工增速跌幅持续收敛但整体停工状况未有明显好转意味着可能有增量停工楼盘仍在出现。在此背景下,未来地产投资或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累计增速尚未见底。 根据万得数据,15家机构对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9%,预测区间为5.7%至6.1%;其中预计1-10月投资累计同比涨幅持平或上升的机构有11家。 居民消费仍有向上回升空间 消费方面,多家机构认为,疫情反弹扰动居民消费,10月消费同比增速或进一步下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 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中金宏观、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浙商证券李超宏观团队的预测值分别为0%、0.7%、1.5%。 中金宏观表示,10月国内疫情反弹,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全国人员迁徙规模等降幅较9月进一步扩大。10月PMI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至47%,7-10月该指标累计下降了6个百分点,大约是今年3-4月降幅(9.7个百分点)的62%,反映出线下消费活动面临较大扰动。 在餐饮消费方面,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10月日均新增确诊和无症状病例数量较9月上行,主要城市的地铁客流量再度回落,带动餐饮消费动能再度回落。 汽车消费方面,李超宏观团队表示,疫情影响下车市承压,10月增速边际放缓。10月疫情多点频发,车市销售将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在购置税减半政策临近到期终端折扣力度加大、促消费政策不断加强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年底车市产销将恢复强劲态势,对消费形成一定支撑。 展望未来,李超宏观团队表示,居民消费仍有向上回升空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3.2%,而实际消费支出增速仅为1.5%,1-9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2.2%,收入增长并没有充分反映到消费增长当中。11月为线上消费大月,预计网上购物节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根据万得数据,15家机构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75%,预测区间为-1.5%至5.5%,其中预测同比涨幅回落的有12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世界杯70%周边商品来自义乌制造!有商家一个月接上百万个足球订单
- 上海战疫一图读懂|6月以来上海新增社会面阳性感染者16例
- 广州限购松动:外地人购房允许断缴或补缴社保不超过3个月
- 锂矿多股涨停:天齐锂业港股上市获批 赣锋锂业大型锂矿开工
- 高盛称美元兑亚币涨势可能渐近尾声,看涨韩元、新元和印尼盾
- 5.24%!新能源指数再现大涨,主题基金大“回血”,超百只基金涨幅超30%
- 宁波大学回应:解聘
- 优兔主播把澳政客“骂”下台 法院判谷歌赔钱
- 社科院高培勇:中国市场主体规模大活力足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胡萝卜卷心菜进冷宫?小葱蒜头成顶流?19组文案上海人秒懂
- 业绩预告中披露的数据与定期报告中披露的经审计数据存在重大差异 科华控股收警示函
- 四川芦山6.1级地震观察:无房屋整体垮塌背后的近十年防御
- 浙江前10月财政收入7506亿元,同口径增速回升至6.5%
- 最高补贴300万元 上海出台两项稳就业补贴政策
- 科创板大爆发!一个多月科创50涨近30%,龙头股翻两倍,是大牛市来了还是“昙花一现”?
- 相声演员孙越怒斥人保、太平和平安:每天电话轰炸推销车险
- 窝案?昊志机电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副董已取保候审
- 乘客比6月1日大幅增加,上海地铁、公交、轮渡正加速复原
- 项目数和募资额双双下滑超50%!今年定增市场承压,购买定增基金正当其时?
- 外交部:再次敦促澳大利亚谨言慎行,以免引发误判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