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百人会陈清泰:汽车正从机械产品转变为数字产品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武汉报道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竞争已经开始,未来的汽车清泰汽车汽车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储能电池、百人智能驾驶、正从转变字产智慧座舱、机械智能底盘,产品甚至商业模式等重要方面,为数仍处于创新突破和迭代进步的电动过程之中。中国的汽车清泰汽车企业和政府绝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止步于此,百人未来的正从转变字产汽车具有高科技产品的属性,而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机械是技术的持续迭代进步和有想象力的创新,与此同时,产品还要有足够的为数研发投入确保产品和企业保有较强的能力,这是电动立足强者之林的必然选择。”9月23日,在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对《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 陈清泰表示,我国2011年就开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换道先行使我国企业得到了宝贵的6~7年的时间窗口,赢得了难得的先发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技术变革,选准了技术路线,把握住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方向。政府推进政策,设计合理,力度适当,这一切保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最终赢得了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和主要汽车公司的高度认同,客观上是我国主导了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汽车革命。在全球的几次产业革命之中,这可能还是头一遭,也会成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础。 据了解,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不断进步,产销量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352万辆。2022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2.9%。 陈清泰表示:“种种情况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从市场培育期迈进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正在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场汽车革命还在进行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把握住机会,以实现汽车强国为目标,共同努力,稳步前进。” 陈清泰还表示:“随着汽车革命纵深发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公司加入其中,使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软件越来越丰富。与传统汽车相比,它的属性、定义、内核、边界变了。它正在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的数字产品。它是一个从A到B的移动机器,它更是一个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产品的一种智能终端。对此的理解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未来。” “苹果公司发布公告称,电动汽车生产准备已经在进行。对此,有评论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波,汽车将会加速数字化,传统的汽车将会在根本上丧失竞争力,这点值得我们思考。”陈清泰表示。 对此,他认为,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汽车属性和定义的变化正在面临重构。未来汽车的新物种使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设计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互联网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和软件硬件等等,都成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个产业链还在建设之中,壁垒尚未形成,我们必须非常重视供应链重构的机会,抓住机会窗口,就有可能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改变我国在汽车产业核心竞争中的空心化局面。 陈清泰表示:“当前,我国对较大幅度的改变工业结构、降碳减排、提高交通效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紧迫。这次进行颠覆性变革的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电动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而这些方面,恰恰是近年我国发展状况良好的新兴领域。在网联化、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方面,我们都处在全球第一梯队,广泛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走向成功之路。” 陈清泰还表示:“有关方面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这个预测如果变成现实,会涉及到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高新技术的助力、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等等。可以说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所以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要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出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们放在高技术和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鼓励跨学科、跨产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 陈清泰认为:“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这场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些因素与汽车革命交融互动,为未来的汽车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丰富的使用场景。因此,我们必须把未来的汽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评估它的发展前景,来部署它的未来,才能把稳方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美国2月份商品贸易逆差从创纪录水平略微收窄
- 杨锐文首谈市场调整:深感难受,真心看好
- 两大利空施压 美油一度重挫5%跌穿107美元
- 如何维护金融安全?金融街论坛发布这份白皮书
- 中国太保回应股价波动:目前被低估、未来可期
- 着力打造双品牌 北汽蓝谷能否重回赛道?
- 郑州经开区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为母女
- 湖北发布“稳增长18条”:支持企业开首店办首秀,再发5000万专项消费券
- 我国每年超千万辆报废车都去哪了?怎样处理是正确的方式?
- 中国人保业绩发布会:预计2022年车险费用率稳中略降,将通过多种方式稳定和提振股价
- 上海三菱电梯净利润率3.12%创新低,曾因投标资信造假被罚
- 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2022年华为还要继续求生存、谋发展
- 孟晚舟回国后首次公开亮相:华为也许已穿过“黑障区”
- 这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
- 实控人被监视居住,股价一字跌停,恩捷股份董秘办独家回应
- 这两天,他们又开始疯狂挑衅中国……
- 已基本掌握MU5735残骸大致地下分布
- 上海市人社部门出台支持抗疫十六条政策措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