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养老金认证跑不过谣言
张淳艺
最近,别让不过网络上流传“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养老谣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证跑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等说法,别让不过引起部分网友担忧。养老谣对此,证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紧急辟谣:“认证在12个自然月内进行一次即可,别让不过不需要赶在一个集中的养老谣时段进行。”
据介绍,证跑目前各地正在有序开展2023年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别让不过与往年一样,养老谣参保人员可在上次认证后的证跑12个自然月内任意选择时间进行认证。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是别让不过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养老谣为了建立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证跑维护基金安全。为方便老年人认证,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早在2018年5月,人社部门就取消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并在各地逐步构建了以信息比对为主、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自助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新机制。
我国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人脸识别认证,老年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应用,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二是大数据比对,社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不需要本人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认证。三是社会化服务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提出上门认证申请,社保经办机构会提供上门服务。认证模式为递延式认证,认证周期为12个月,领取待遇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做认证,并自动往后延长下次认证的时间。
此外,如果老年人逾期没有办理认证,养老金被暂停,只要主动和社保局联系并按要求完成认证后,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进行补发。
应该说,现在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已经很人性化,切实做到了“寓认证于服务、寓认证于无形”。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出现了“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之类的谣言,值得警惕和深思。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优化养老金认证工作更多体现在“供给侧”,而在“需求侧”还需继续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部门已经“过河”,一些老年人还在“摸石头”,这种信息不对称,客观上让一些不实传言和谣言有了滋生蔓延的机会。
鉴于此,有关部门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老年人充分了解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政策,因人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认证方式,消除“不认证就停发”的焦虑。要加快推进大数据比对认证,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尽量减少对老年人的打扰。
其次,要依法严厉打击涉老欺诈行为。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散播“不认证就停发养老金”的谣言,是为了以此为幌子推送虚假网站,诱导老年人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并从中牟利。有关部门不妨顺藤摸瓜,揪出背后试图浑水摸鱼的骗子,从而净化网络秩序,维护老年人权益。
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知识)
- ·促消费福州端出多道“硬菜”:再发1000万元商贸消费券,年底前举办多场展会
- ·防疫管理措施不严格、不规范,上海徐汇汉庭、格林豪泰、如家等12家宾旅馆被通报
- ·跌落神坛,新能源主题基金8月迄今竟无一获得正收益
- ·浙江:实施风光倍增工程,2025年分布式光伏占比超50%
- ·彰显对A股的信心!前海开源基金九月以来自购2.9亿元
- ·美智库发布报告呼吁加强美中经贸合作,外交部回应
- ·金山软件跌超15%创两年新低 65亿减值损失或致重大亏损
- ·10月28日见分晓!法官为马斯克收购推特交易设定最后期限
- ·三星3nm制程最早有望于2024年开始供应 客户包括英伟达、高通等
- ·北京丰台新发地市场8日凌晨起全面恢复正常,蔬菜水果供应充足